一品香论坛网,栖凤楼发布信息交流,一品楼凤楼论坛最新消息,栖凤楼发布信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手必读 >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中常见的问题解析

热卖产品

  • 高校、科研院所、质检机构、化工等

    MA-1智能卡尔...

    高校、科研院所、

    29800.00

  • 制药、化工、石油化工、食品等

    MA-1A全自动...

    制药、化工、石油

    15000.00

  • 采用卤素灯和SRA结构辐射热组合

    MA-8精湛一代...

    采用卤素灯和SR

    18800.00

  • 锂电池水分 塑料粒子 卡氏炉

    KFDO-11型...

    锂电池水分 塑料

    36000.00

  • 1000℃,7.2L,进口炉膛和加热丝

    BA-4-10A...

    1000℃,7.

    10800.00

  • 新型 UP-40 超纯水机 纯水机

    UP-40超纯水...

    新型 UP-40

    28800.00

  • 可同时进行达8样品的处理

    SPE-8全自动...

    可同时进行达8样

    29800.00

  •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中常见的问题解析

    发布于 2012/04/25阅读(1299)来源 zxj标签 液相色谱仪

    摘要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中常见的问题解析

    内容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中常见的问题解析
     一、问:用HPLC进行分析时保留时间有时发生漂移,有时发生快速变化,原因何在?如何解决?
    答:关于漂移问题:
    温度控制不好,解决方法是采用恒温装置,保持柱温恒定
    流动相发生变化,解决办法是防止流动相发生蒸发、反应等
    柱子未平衡好,需对柱子进行更长时间的平衡
    关于快速变化问题:
       1、流速发生变化,解决办法是重新设定流速,使之保持稳定
       2、泵中有气泡,可通过排气等操作将气泡赶出。
       3、流动相不合适,解决办法为改换流动相或使流动相在控制室内进行适当混合
    二、问:色质联用中毛细柱的选择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1、柱效要高
     2、热稳定性好
     3、化学惰性强
    具体选择应注意:
       1、柱极性。根据分析样品选择不同极性的柱子进行分析
       2、柱子内径。内径大小决定柱容量
       3、液膜厚度。分析样品温度一不一样,对膜厚有不同要求,温度高液膜要厚,温度低液膜要薄
       4、柱长度。柱越长,柱效越高,分离效果越好,但也存在吸附问题,柱子过长,分析时间长,因此要根据样品考虑柱子长度
       5、外涂层(柱体)的选择
       6、另外还有仪器型号、分析对象等因素
    三、问:液相色谱中峰出现拖尾或出现双峰的原因是什么?
    答:1、筛板堵塞或柱失效,解决办法是反向冲洗柱子,替换筛板或更换柱子。
     2、存在干扰峰,解决办法为使用较长的柱子,改换流动相或更换选择性好的柱子
     
    四、问:从那些方面可以简单判别毛细管柱子的热稳定性好坏?
    答:1、分配容量(或容量因子)K,好的柱子在高温运行后,分配容量K不应有明显的下降,否则,说明柱子的热稳定性不好。
     2、理论塔板数n,热稳定性好的柱子经受高温后,理论塔板数应基本保持恒定。
     3、柱子的极性。热稳定性好的柱子,高温前后极性变化不大,具体表现为保留指数I值没有大的变化。
     4、噪声。热稳定性好的柱子在高温下使用后,噪声不能增加。
     5、柱子的去活层,毛细管柱子涂固定液前内部一般要用去活性试剂去活以增加惰性。质量好的毛细管柱子高温后,去活层不应该变化,表现在对强极性样品或酸碱性样品的吸附性不能增加。
     
    五、问:为什么进样器内的玻璃衬套会对色谱行为造成影响?
    答:进样器内的玻璃衬套主要有下列作用:
       1、提供一个温度均匀的汽化室,防止局部过热。
       2、玻璃的惰性不如不锈钢好,减少了在汽化期间样品分解的可能性。
       3、易于拆换清洗 ,以保持清洁的汽化室表面,一些痕量非挥发性组分会逐渐积累残存于汽化室,高温下会慢慢分解,使基流增加,噪声增大,通过清洗玻璃衬套可以消除这种影响。
       4、可根据需要选择管壁厚度及内径适宜的玻璃衬套,以改变汽化室的体积,而不用更换整个进样加热块。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知道玻璃衬套对色谱行为造成影响的原因。
    六、问:毛细管色谱分流进样时,非线性分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进样器温度太低,样品汽化不完全,发生分级分流。
     2、进样器温度太高,某些组分可能发生热分解,也有的样品可能发生催化分解,或样品部分地被吸附在进样器内表面上。
     3、在分流点以前样品没有混合均匀或混合不充分。
     4、系统的进样垫,柱接头等地方漏气。

    相关资料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