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品系从动、植物油脂中得到的固体脂肪酸。主要成分为硬脂酸(C18H36O2)与棕榈酸(C16H32O2)。含硬脂酸(C18H36O2)不得少于40.0%,含硬脂酸(C18H36O2)与棕榈酸(C16H32O2)总量不得少于90.0%。
内容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有滑腻感的粉末或结晶性硬块,其剖面有微带光泽的细针状结晶;有类似油脂的微臭。
本品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
凝点 本品的凝点(附录Ⅵ D)不低于54℃。
碘值 本品的碘值(附录Ⅶ H)不大于4。
酸值 本品的酸值(附录Ⅶ H)为203~210。
【鉴别】 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两个主峰的保留时间应分别与对照品溶液两个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检查】 水溶性酸 取本品5.0g,加热熔化,加等容新沸的热水,振摇2分钟,放冷,滤过,滤液中加甲基橙指示液1滴,不得显红色。
中性脂肪或蜡 取本品1.0g,加无水碳酸钠0.5g与水30ml,煮沸使溶解,溶液应澄清。
炽灼残渣 取本品4.0g,依法检查(附录Ⅷ N),遗留残渣不得过0.1 %
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附录Ⅷ H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附录V 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聚乙二醇(PEG)为固定相,采用毛细管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60℃;分流比为30:1;柱温,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70℃保持2分钟,再以每分钟10℃升温至240℃,维持数分钟,使记录色谱图至除溶剂峰外的第二个主峰保留时间的3倍。硬脂酸甲酯与棕榈酸甲酯的分离度应不小于5。
测定法 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ml三氟化硼的甲醇溶液(13~15%)振摇使溶解,置水浴中回流20分钟,放冷,用10~15ml正己烷转移并洗涤至分液漏斗中,加10ml水和10ml氯化钠饱和溶液,振摇分层,弃去下层(水层),正己烷层加6g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水分后置25ml容量瓶中,并用正己烷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硬脂酸对照品约50mg和棕榈酸对照品约50mg,同上法操作制得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1μl直接进样,记录色谱图。按归一化法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中硬脂酸(C18H36O2)与棕榈酸(C16H32O2)的含量。
【类别】 药用辅料,赋形剂。
【贮藏】 密闭保存。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