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香论坛网,栖凤楼发布信息交流,一品楼凤楼论坛最新消息,栖凤楼发布信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新闻 > 药监局:暂不能确定问题胶囊铬超标

热卖产品

  • 高校、科研院所、质检机构、化工等

    MA-1智能卡尔...

    高校、科研院所、

    29800.00

  • 制药、化工、石油化工、食品等

    MA-1A全自动...

    制药、化工、石油

    15000.00

  • 采用卤素灯和SRA结构辐射热组合

    MA-8精湛一代...

    采用卤素灯和SR

    18800.00

  • 锂电池水分 塑料粒子 卡氏炉

    KFDO-11型...

    锂电池水分 塑料

    36000.00

  • 1000℃,7.2L,进口炉膛和加热丝

    BA-4-10A...

    1000℃,7.

    10800.00

  • 新型 UP-40 超纯水机 纯水机

    UP-40超纯水...

    新型 UP-40

    28800.00

  • 可同时进行达8样品的处理

    SPE-8全自动...

    可同时进行达8样

    29800.00

  • 药监局:暂不能确定问题胶囊铬超标

    发布于 2012/04/18阅读(1443)来源 ltrlw

    摘要

    4月17日,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最新消息是,该局督察组已经到达浙江省新昌县,会同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药用空心胶囊生产企业进行检查。

    内容

      4月15日,一则报道将药用空心胶囊推到风口浪尖。根据这则报道,有9家企业生产的13个批次的胶囊产品铬超标。

      “对媒体报道的这13个批次的胶囊产品,我们很重视。所以暂停其销售和使用,但现在还是存疑阶段。这些产品是否真的铬超标,还要看抽检之后的结果?!惫沂称芬┢芳喽焦芾砭帜诓咳耸空庋灾泄嗄瓯钦咚?。

      由此看来,尽管媒体的报道拿出了检测数据,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这些数据尚不能作为执法依据?;痪浠八?,只有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了抽检之后,才能确定哪些产品铬超标。

      现有检测结果可否作为药监局执法依据

      据知情人士透露,4月15日晚,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紧急召开会议,研究如何检验媒体所报道的13个批次的胶囊产品。该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属的检验机构。

      16日凌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网站就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一事表态:对媒体报道的13个铬超标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待监督检查和产品检验结果明确后,合格产品继续销售,不合格产品依法处理。对违反规定生产销售使用药用空心胶囊的企业,将依法严肃查处。

      “这样的表述其实很有意思,一般老百姓会觉得药监局反应挺快的——媒体一报道,药监局就马上查处了。”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媒体报道明明有检测结果,为什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要监督检查相关产品?而且,还要在监督检查之后才能确定如何处理相关企业?

      据悉,媒体的记者分别在北京、江西、吉林、青海等地,对药店销售的一些胶囊药品进行买样送检。检测项目主要针对药品所用胶囊的重金属铬含量。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反复多次检测确认,9家药厂生产的13个批次的药品,所用胶囊的重金属铬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2mg/kg的限量值,其中超标最多的达90多倍。

      这个检测结果有没有法律效力?能不能作为相关部门执法的依据?

      如何判断权威检测机构资格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要对相关企业进行处理,必须依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拿出的相关检测结果。

      根据公开资料,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是一家隶属于国家质检总局的国家级公益型科研机构,是在原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1979年成立)和原国家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实验所(1954年成立)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该研究院下面有若干个检测中心,综合检测中心就是其中一个。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的检测项目包括食品保健品、快速消费品、电子电器产品、化工产品(材料类)等。

      “如果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承担相关的检测任务,其检测结果是可以作为执法依据的?!敝泄姓逯聘母镅芯炕崦厥槌ぁ⒐倚姓г航淌谕粲窨嫠咧泄嗄瓯钦撸夜姑挥姓嬲庖迳系亩懒⒌谌郊觳饣梗旧霞觳饣苟际且栏接谙喙夭课?。如果这些检测机构被授权,其出具的检测结果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应。

      但汪玉凯也表示,一家隶属于国家质检总局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结果,是否可以成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依据,还不是很清楚。我国的相关部委往往都设立自己的检测机构,这些检测机构也曾经出现过偏袒行业、掩盖行业问题的事情。

      但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是权威部门的检测机构,其检测结果理所当然具有法律效力,当然可以作为相关部门的执法依据?!敝窳⒓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需要再进行抽检了,可以依据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的检测结果,判断那13个批次的胶囊产品是否存在铬超标的问题。

      在竹立家看来,如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承认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结果,那该局下属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出具的检测结果也存在是否可以被信赖的问题。

      竹立家说,只要是我国政府认定的权威检测机构,其出具的检测结果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不能因为这个检测机构隶属于另一个部委,就不予承认。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目前还没有给出抽检结果的时间表。众多业内人士关注的是,如果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最终给出的检测结果与中国检验检疫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结果不一样,该以哪个检测结果为准?

      食药领域如何杜绝问题频发

      人们迫切想知道的是,这些产品是如何避开药监部门的监管,流入市场的?

      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在18日召开专家研讨会,以搞清楚目前药用空心胶囊的安全性究竟如何。

      “在药品的生产过程,有太多可以偷工减料的环节。一些企业表面通过了GMP(良好作业规范),实际上根本不按照GMP的要求进行生产。”一家合资药品生产企业的总监告诉记者,该公司进入我国内地市场的时候,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药用空心胶囊,没办法只能选择进口产品,后来在我国内地买了一家企业自行生产药用空心胶囊。

      这家合资药品生产的企业的总监告诉记者,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对这个事情都心知肚明。即使是在空心胶囊质量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也依然有质量高下之分。为什么一些企业,就敢选择那些质量更低的空心胶囊?

      在我国,药用空心胶囊的市场非常大。此次媒体调查的浙江新昌县儒岙镇,就有胶囊工厂43家,年产胶囊1000亿粒,约占全国药用胶囊产量的三分之一。

      按照中国医药包装协会的数据:明胶价格以1万粒为计价单位,优等明胶价格150元上下,平均1分多一粒;而工业明胶仅60元上下,平均1粒仅为两三厘钱。

      “在我国,很多企业还处在为了积累资本而不惜采取非法手段的阶段,不仅药品行业存在这种情况,其他行业也同样存在。”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专家孙忠实告诉记者,此次媒体曝光的企业用工业明胶替代药用明胶,就是图利。

      不过,在孙忠实看来,之所以这些企业敢这样做,也跟我国相关标准有关。

      “2010年之前,我国是没有铬的检测指标的。”孙忠实说,当时除了极个别研究所有检测铬的仪器设备外,绝大多数机构都没有这样的设备。当时对铬的认识并不多,还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成分。

      2010年,《中国药典》被修订,其中明确规定,药用胶囊以及使用的明胶原料,重金属铬的含量均不得超过2mg/kg。

      不过,这个新的规定也似乎没有得到企业的足够重视。

      “药典规定了铬的标准之后,药厂就应该严格执行。但事实上,很多药厂依然购买那些没有执行新标准的药用空心胶囊。”孙忠实说,很多企业就是图便宜,却忘记了责任。

      在孙忠实看来,我国药品有成千上万种,食品的种类就更多,仅仅依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无法做到完全的监管。“药监局肯定有责任,但实话实说,药监工作人员才有多少?根本不可能深入到每一家药厂的每一个环节,明明制定了GMP,但企业就是不执行,该怎么办?”

      “在食品药品领域已经有太多沉痛的教训,该怎么做才能杜绝这些层出不穷的问题?”竹立家告诉记者,相关的监管部门要提高责任心,真正做到为百姓负责。此外,还需要加大惩处力度,让那些弄虚作假的企业家再也不能进入这个行业。

    相关资料

  • 涉及多项色谱、质谱方法 6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08/11)
  • APT-1自动电位滴定仪检测油田化学剂中有机氯含量检验方法——氧瓶燃烧法 (06/20)
  • 市场监管总局新规施行 规范国际标准采用助推高水平开放 (06/17)
  • 生态环境部就8项监测标准公开征意见 涵盖多项污染物精准检测 (06/17)
  • 2025年1月至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 (06/10)
  • 29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 涵盖食品、环境等领域 (05/19)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39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04/21)
  • 生态环境部公开征求5项重点产品碳足迹标准意见 助力双碳目标落地 (04/08)
  • 国家药监局公开征求无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修订意见 (03/31)
  • 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不允许再使用“零添加”等用语 (03/27)
  •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