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食用油退出北京市场,食用油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公众的注意,全国多个城市也纷纷要求散装食用油退出市场,“禁散”俨然已是大势所趋,但散装食用油退出市场,食用油市场是否就不存在安全隐患了呢?显然,退市只是规范食用油市场的一个重要举措,各部门多手联合监管才是治本之策。
“榆次区粮食批发市场的食用油供货商是固定的几个大型油脂加工企业,市场上销售的食用油都是5升、40斤的成品桶进来,并且只能贴标销售,市场上一直以来都没有设置大型油罐。桶装的食用油方便运输,并且能防止中途环节的勾兑、掺假现象的产生。”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粮食批发市场主任杜铭科告诉记者。
在郑州庆丰粮油批发市场,记者看到销售地沟油的宏大粮油商行大门紧锁,该商行门口矗立着4个油罐也已闲置不用,其他粮油商行所经营的也都是包装好的食用油,市场上已不见散装食用油(以下简称散装油)踪影。
散装之罪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粮油批发商表示,不法商贩炼制出来的“地沟油”,主要销售给粮油批发市场一些经销散装油的商户,最终走上餐桌。对于这些商户而言,经销散装油的利润比卖包装食用油的利润空间更大,掺售“地沟油”则更加有利可图。
今年9月份,公安部破获了一起地跨浙江、山东、河南等地的“超级”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让公众“后背发凉”的是,这些地沟油,多以散油的形式流向了百姓餐桌。
由于散装油从生产到食用,中间要经过储运、分装、批发、销售、分送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人为混入其他油脂的可能性。据业内人士透露,在流通环节上,会存在某些不法商贩在散装油中混入潲水油,或是用价值较低的棕榈油等掺杂到价值较高的菜籽油中等情况,而有些散装油甚至根本达不到标准。
散装油在销售上确实存在较多问题:一是销售商没有做到索证索票,也没有做好进销台账登记;二是其销售的散装油缺乏规定标志,没有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分装日期、经销单位、地址等内容。一旦出现问题,往往无法追根溯源,损害各方利益。
“禁散”趋势
“散装油退市是规范食用油市场的发展方向,考虑到消费层次高低的问题,丹阳市的散装油目前还没有要求退出市场。地沟油事件后,丹阳市的食用油市场已经得到过一次大的整顿,大型油厂出来的产品不会存在问题,地沟油现象的存在很多是因为流通环节出了问题。”江苏省丹阳市正大油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正明告诉记者。
江苏省姜堰市益众油脂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华庭向记者表示,姜堰市目前还没有出台政策要求散装油退市,但从长远角度来考虑,散装油退市是一件好事,老百姓也能吃的更放心,但考虑到独立包装的食用油价格较高,有的消费者可能不是太接受,散装油退市还需要一段时间,油脂企业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今年7月,北京市工商部门对全市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下发通知,要求禁止销售散装油并拆除油罐。截至10月底,各商户的油罐已基本拆除完毕,这意味着散装油已退出北京市场。
北京全市禁售散装油,这让公众再次关注起食用油安全问题。据了解,为规范食用油市场,全国多个城市都已开始禁售散装油。
从12月1日起,西安市禁止在城市六区范围内的所有商场、连锁店、超市、粮店、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各类代销点等批发零售散装油。据悉,西安210家国有粮店已取消散装油,原出售散装油时使用的售油器387台已全部撤柜。
辽宁省铁岭市食用油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市面上提供给餐饮行业的中包装油的单价与散装豆油相差无几,所以面对桶装低价油,散装豆油退市已是必然。
上海市多部门联合发起“停止销售散装油”的倡议,要求上海散装油在年底前退市。
山东省济南市尚未发布“禁散令”,市场上仍有少量散装油销售。不过下一步将逐步“禁散”,争取年底前市区内不再有散装油销售。
“散装油安全隐患多,质量令人担忧,我们希望重庆也禁止销售散装油。”重庆市粮食集团红蜻蜓公司总经理王学庆告诉记者。
广州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则表示:“还需要认真研究,现在禁售散装油缺乏上位法支持。”据介绍,广州已加强对包括散装油在内的食用油的监管,对经营没有任何标识散装油的责令下架停止销售,此前已没收100公斤“三无”散装油。对于有些进货价过低的,也要追查源头。
多手监管
“虽然北京等地要求散装油退出市场,但榆次区粮油批发市场并没有散装油退出市场的打算,散装油退出市场并不是完全有力的措施,很多地沟油也都是以桶装的形式冒充品牌油,想要杜绝地沟油现象,关键是从源头上把关,明确地沟油的流向,当然这是个比较艰巨的工程。”杜铭科说。
采访中,很多市民也表示,散装油退市并不是治本之举,关键还是政府部门从各环节严格把关,杜绝地沟油回流。
食用油是否对人体有害,应该与包装无关。即便包装精美,也可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当然,散装油统一改独立包装后,有厂名、有厂址,对监管部门来说,容易查处违法、不合格的食用油企业,更容易从源头上保障食用油安全,这确实是为百姓健康着想。但如果散装油就一定是不合格的,那么有包装的食用油就一定是合格的吗?全面禁止散装油后,我们就能用上安全的食用油吗?
北京市散装油退市引发一股“禁散”浪潮,各地在争先效仿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散装油退市是整顿食用油市场的一项重要监管措施,但却不是一劳永逸的举措,散装油退市虽是大势所趋,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个城市的实际情况不同,不能盲目效仿,规范食用油市场关键在于各部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构建集中、统一、规范、有序的餐厨废弃油脂处置体系,明确地沟油的流向,杜绝地沟油回流餐桌。
据了解,北京市在“禁散”的同时,还将严格规范商场、超市内主食厨房等特殊业态的食用油进货渠道。针对餐厨废弃油脂的处置,一方面要构建集中、统一、规范、有序的餐厨废弃油脂处置体系,另一方面将加强日常监管,严厉打击未获资质、非法从事餐厨废弃油脂收运处理的单位和个人。
一个安全的食用油产业链应该是从原料选取、生产加工、市场销售、餐馆回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这样才会使违法企业无可乘之机。如今,让散装油退市,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帮助监管部门规范食用油市场。但如果“监管之手” 仅仅停留在销售市场的层面上,而不考虑行业的整体发展,这对散装油也欠公平。